资料大全 >参加方式 >防失联APP >
听课件合集>《共修》合集 >

《共修》第156期
- 平安度过【中元节】3/六度|禅定45 -

主题均收集了>90%的师父对此主题的所有开示|干货满满

本视频为课件,详细更多扩展内容可见下方文字

PDF课件浏览(请允许网络加载时间)
可点击PDF内链接直接观看对应视频或开示

点击下载PDF课件
本场目录[点击直达]

开始前:感恩词
第一部分:中元节3
4. 亡人中元节要经(下)/a>
5. 中元节要注意的各种点
第二部分:白话佛法佛学常识- 六度|禅定45
6 相关定义-观-观什么
记忆加深
自测题及答案
第三部分: 分享体会答疑、问卷、感恩词
《安装》APP
参加方式
进入《资料大全》


感恩词

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,
感恩南无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,
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菩萨,感恩恩师。
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我某某某(您的名字) 开智慧,
静下心学习师父开示,让师父的开示进入八识田,
帮助我更好地学佛修心!我自己的业障自己背,
不让一起 共修的师兄们背。
在今天共修过程中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
请南无释迦牟尼佛慈悲原谅,南无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,
南无护法菩萨慈悲原谅。


二、六度波罗蜜|禅定45

视频下载地址

PDF课件浏览(请允许网络加载时间)
可点击PDF内链接直接观看对应视频或开示

点击下载PDF课件
本场目录[点击直达]

6 相关定义-观-观什么
记忆加深
自测题及答案

观什么

希望大家一定要观照自己

要平等,看别人都是平等的。化解就是化解,缚就是把你捆起来。你想帮助众生,把他们身上的绳子解掉,你就叫解众生缚、你就是在学佛。师父经常说,你是一个医生,你必须要帮助别人把身体看好,你首先要成为医生,你听见那些病人咳嗽、呕吐,你心里难过么?所以你首先要懂得怎么样来学习、怎么样来理解别人的痛苦。你学佛之后,你就知道什么是“别人在受苦”。所以帮助别人,首先要自己理解别人。很多人嘴巴里说我要帮助你,但是根本不能理解别人。

【BH佛法】140612完整原文

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

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曾经说过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”。这就是讲人怎么样“觉”,“觉”就是出世。学佛的人没有诸恶,力行众善。所以一个要净化心地,那就是要懂得要常常观照自己的心,不要去妄想,不要去执着,不要去迷茫,不要去颠倒。师父跟大家讲,如果你不离佛法而行世间法,那你就不会离开佛的智慧,你不离开世间法,你才会证得佛法。也就是说,记住了,你不离佛法而行世间法,就是如果你不离开佛法在人间做任何事情,你最后虽然没有离开世间法,你照样能证得佛法。这就是我们说的,你不离佛法,你才会拥有智慧。

【BH佛法】180322完整原文

人要用智慧观照自心本性

所以自己要自心不乱,要自心无碍。什么叫自心不乱,自心无碍?就是自己的心不要乱掉,自己的心不要有罣碍、不要有阻碍。很多事情,人家还没有怎么样呢,你自己的心已经有阻碍了。“哎呀,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啊?我这样做下去会不会好啊?”叫有罣碍、有阻碍。人要用智慧观照自心本性。智慧在哪里啊?你们谁有智慧啊?菩萨的智慧学得会吗?智慧不是装出来的,智慧也不是编出来的,智慧是修来的。靠悟性悟出来的,才叫智慧;听人家讲的,那不叫智慧。很多人炒楼盘就是这样的,看到人家做房子生意赚钱了,他也照着去做。集资,倾家荡产,把所有的钱全部押在里面了。最后做到一半停下了,造不下去了,这叫烂尾房,最后全部输掉。这叫有智慧?智慧是什么?智慧是一种能量,是一种放射体。你本身都没有能量的人,你怎么可以跟人家一起去比呢?香港富商李先生在这里造隧道,你也去造吗?人家有这个能量,不能说他有智慧,至少说他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智慧。可能这个智慧是他前世修来的,他有这个福德,才能造就他在人间的这个智慧。

白话佛法5-16完整原文

以你自己的智慧去观照一切

在人间很多事情什么叫“福”,什么叫“祸”?“祸”你降服它了,就变成“福”了;“福”你没有好好运用它,就变成“祸”了。佛教最高的理论是“空性”啊!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人活在当下,关键的是看我们怎么对待那些无限的在人间的一些得失。如果你用正常的心态去观察,用佛学的心态去观察,你会觉得有得会有失。今天我失了,我不难过,因为我得到了很多;今天我得到了,我以后一定会失去很多,所以我也不难过,这就叫看空了啊。并不是说叫你看空,就是什么都不要啊!“看空”就是把事物转换,调整好自己的心态,以你自己的智慧去观照一切。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好的心态的人,可能会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创造无限的不好的东西——负能量,让人变得非常的难过。

【BH佛法】180106完整原文

禅观就是用禅学智慧来观想观看;五停心观

在佛教的禅观里(禅观就是用禅学智慧来观想观看)有一个重要的修持方法叫“五停心观”。其实这个五停心观就是控制你的意念,不要乱想。有一个叫不净观,就是看什么人,不要有这种男女的欲望,因为人是不干净的,你看了会恶心;还有慈悲观,看别人很可怜;还有因缘观;还有念佛观;还有数息观,就是数自己呼吸,一呼一吸的观。以后跟你们一个个讲。
今天跟你们讲的这个故事讲的是不净观。实际上不净观和数息观(数息观就是:呼吸、呼吸,自己感觉到呼吸,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这个时候你脑子就干净了,就不会去想那些男女之事、那些欲望;不净观,你看到人身上很脏的)在佛法界叫二甘露门——两个甘露门(甘露就是观世音菩萨甘露水),让你的脑子、让你的思维变得干净的这个“门”——法门。观身不净就是四念住之一。
不净观是通过观想自己身体和别人身体的种种污秽不净,来消除自身对欲望的贪恋,是对治贪欲的关键方法。很多法师,要让他们灭除心中的欲望,就要数息观,还有不净观。你们想想,一个男人、一个女人,只要是人,多脏啊!每个孔都流出很多脏的东西,实际上这就是不净,人不干净。佛教禅门一个非常重要的修持法门就是不净观。

白话视频98完整原文

佛经上说“念念般若观照”

当你不能拥有,而想去拼命拥有它的时候,那就称为“贪”。佛经上说“念念般若观照”,对每一个自己的念头都要学会去约束它。比方说“今天我恨谁了”,约束它,不要让自己去恨;“今天我想要得到什么了”,每一天要想“我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绪,我不要去贪”。因为贪来的不是你的,抢来的也不是你的,只有修来的,说明这是你拥有智慧而得到的。我们人连吃饭都控制不住,喝酒也控制不住,怎么能够管控好自己的念头呢?所以“一念西方,一念地狱”。希望大家每一天管控好自己的心,管控好自己的情,让自己活在一片佛法的净土世界中。

2019.10.19【马来西亚】完整原文

念念般若观照,常离法相

心中要经常念念般若观照,每一天心中都要多想一想智慧啊,般若就是佛的智慧,佛的智慧跟我们说,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的,哪一样东西能够留得下来呢?菩萨很有智慧,那么我也学,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留得下来的,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去吵,还要跟人家去打官司,还要去争呢?你有哪一样东西是留得下来的?临走前你可以带走吗?愚痴啊。

白话佛法10-34完整原文

要念念般若观照

就是你脑子里要经常想到智慧在观照着我啊,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,我是有观世音菩萨智慧照着的人,所以,我没有一个念头是没有智慧的,也就是说,我出来的每一个念头都是有般若智慧的。今天我吃饭,我有智慧,因为我知道,这是菩萨给我的饭,我好好吃。今天我走路,我觉得有智慧,因为我要把身体锻炼好,我可以救更多的人,我要有个好身体,我要走路。今天睡觉,我不能睡得太多,睡得太多,长愚痴,我会把自己很好的光阴就这么睡掉的,我要好好地早点起来,该起床就起床。所有的一切,必须在智慧的阳光普照下。今天有个女人看了你一眼,马上智慧就没有了。师父今天想起一个笑话,有一个女人,拉着他老公去看病,去看兽医,人家医生问她,“你老公是人啊,你怎么带他来看兽医啊?”她说,“我这老公看见漂亮的女人,就兽性大发,所以,我要带他看看兽医啊。”那人跟畜生、跟禽兽不就是个理念问题吗?所以,你每一个念头都必须要有智慧,你才成为菩萨啊。

白话佛法6-13完整原文

要观照常常看到自己的佛性

师父刚才讲了,要常离法相,对不对?要离一切相,自己才会自由自在,明白吗?所以,自性自悟,实际上所有的法,它是一条道,等走完了,这个法就没有了。所以,师父说,八万四千法门,实际上就是菩萨给我们的八万四千条道啊,让我们能够走到彼岸,走到另外一个世界重新生活,而不是让你们在这条道上再享受,再执著,脱不出来。要明白,人为什么会有烦恼?因为人有是非,所以就有烦恼;因为人见不到本性,所以对每一件事他就会看不到光明。我们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啊?因为看不到光明啊,看不到今后。天天打工上班,他觉得他的光明就是圣诞节,能够有一个月的假期,这就是他的光明。你想想看,一个人整天就看到这点,他有什么光明可言啊?想想看,那么退休了呢,天天在家休假,更觉寂寞。过去说,很多穷人盼望着过年吃饺子,想一想嘴巴就馋,现在随便到哪一个市场都可以买饺子了,那你的光明就没有了,因为你的眼睛就只看到这么一点点,而看不到未来。要看到未来啊,未来是什么?未来是救人且你成为菩萨。未来是什么?未来你能在天上,像坐飞机一样看到人间,未来你拥有无限的力量,未来让你永远没有烦恼,让你永远快乐,这才是永远永远啊。

白话佛法6-13完整原文

观察自己,再照一照自己

每个人要念念般若观照,就是观照自己。什么叫观呢?就是观察自己,再照一照自己。师父现在要你们观照的不是表面的东西,而是要观照自己的心,那么观照自己的心的前提就是念头,先观照自己的念头,就是你的念头对不对很重要。如果你今天做人学佛念头正了,那么你观照的是自己的佛性;如果你今天观照的不对,实际上你就是离开了佛性。比方说,我今天回到家很生气,你观照了自己很生气,越来越生气,那么你观照的就不是佛性。如果你今天回到家后知道,大家都很善良、都很好,虽然有些生气,但是也过得去,那么你就是观照了自己的佛性。

白话佛法10-41完整原文

用佛性常观照自己

人要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本性,我们的本性到底是为什么目的到人间来?烦恼再多,我们因为不能改变烦恼,所以才会痛苦;如果你有烦恼了,你马上能保持内心的清净,能想到人间的一切都是虚无空幻的东西,身是菩提树,勿使惹尘埃,心才能去除烦恼。我们本来就是善良的人、干净的身体,为什么要惹人间的尘事?心中不要认为这个事情是对的和错的,“是”了你就有“非”,如果心中没有“是”,哪来的“非”?是非就是因为认为这个事情是对的,才会在心中产生不对的东西。人间都是缘分,哪有是非?都是冤结而来,都是因缘果报而来。要懂得这些佛理,红尘中到处是尘埃,用佛性常观照自己,生活的烦恼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样,一浪接一浪永远不会停。学佛人冲破烦恼的波涛才能自性光明,希望大家懂得,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
150411 新加坡完整原文

要学佛就要向内心看

我们修心当中有一个“观心”,就是看自己的内心,观自己的佛性,如果天天观照自己的本性,就不会去在乎外面的五欲六尘的假象的迷人之物,通常让我们觉得难堪的事情都是身外之物,面子、名誉、地位、名车、豪宅……这些都是外面的,不是自己内心的。你不会被色相所迷惑,因为你是学佛人,这个概念就是因为你学佛了,知道这些都是外面的东西而不是你自己的东西,你就会慢慢抛弃它,别人经济好,人家穿名牌,这些都是虚无的、空的、假的,不会造成一个学佛人心理的不平衡。其实你拥有的东西别人不一定拥有,身外之物没有一样是有意义可以和你心灵的纯洁的佛性去比的。别人有的东西是身外之物,而我们有的东西是天上的,是智慧,是别人所没有的。尊重自己,好好学佛,理直气壮活出一个善良的本性。

150622 香港完整原文

佛经常叫我们要对内心去观照,去看,去找

我们最内心佛光在哪里?佛光在我们的本性当中。生出来的时候还有点良心本性,为什么越长大越恶劣?一个小孩子,爸爸妈妈带着他去坐公共汽车的时候,还要说“妈妈,不要不帮我买票”,孩子都懂得不要在众生面前丢脸;妈妈却偷偷摸摸把孩子塞在人群当中,能让售票员不看见就尽量不看见,能少买一张票就少买一张票。看一看,就是要找回我们原始的本性,像孩童般地纯洁,这就是我们内心非常干净的佛光,让它返照出来,来消除我们今天对别人争斗、偷偷摸摸的、去占人家便宜。
所以我们要证得三摩提。实际上就是让你证得涅槃妙心,你要彻悟,这个人间,你去占了人家一点便宜,有什么意思?你会发财吗?你今天跟人家做生意,偷偷摸摸在里面多算人家一点,别人知道了,你这个生意都没了,你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好好地做人呢?有的男人回去跟自己的老婆偷偷摸摸地卡她一点、弄她一点钱或者账,弄得老婆自己心里都明白的,“你这种男人,我以后终有一天不要你的”。你不要把人家都当傻瓜。你的妙心在哪里?妙心就是真实。我今天对别人真实,别人一定会对我真实;我今天就拜托你做这件事情,人家就会实实在在帮助你。你拜托这个人,你还要遮一点、藏一点,不跟别人说实话,别人知道了,会真心帮助你吗?所以“妙心妙心”,妙就妙在真实之心。

白话视频111完整原文

找自己内心的清净之地

要从内心去观察自己怎样来回避这些烦恼,从内观,转化自己对事物的认识。
举个例子,有的人非常贪财,就是要用“贪财得祸”从自己内心去观察,每个人贪财到最后都给自己带来很多灾祸。多少有财的人,到最后身无分文。要建立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”的理念,来制止自己在这方面犯错。 人间虽然是五浊恶世,但是还是有修行人的金刚宝塔之心田。想一想,人间有太多的菩萨,他们不为名,不为利,只为众生谋福利。这就是任何污浊的地方也有干净的溪流。
所以,你要去找自己内心的清净之地,这就是说你要常内观,把心照干净,照见五蕴皆空之后,你才能拥有心灵净土,你就可以在你的心灵净土上好好修心。

5.30师父每日佛言佛語完整原文

观照心念清净随缘

《地藏经》曾经说过: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,只要起一个心,动一个念头,没有一个不是罪的,一定是有罪的,无不是业,你不是造善业就是恶业,一定有业的。所以叫你们起心动念都不要,所以老和尚没有动心的事情,他不能有念头的。从无始劫以来,众生因一念不觉起欲爱染著之心,所造罪业多如恒沙。《地藏经》里边讲“多如恒沙”,是什么?人的罪孽、坏的脑筋像恒河沙数,就是佛陀当年在印度恒河边上,就是像沙这么多。你们一辈子动了多少坏脑筋?叫你们念几遍礼佛大忏悔文,冤枉了,“我没有不好啊,我没有做坏事啊”,做多少坏事啊?动一个脑筋都是有业的。所以故于六道之中轮回不已,无法超脱,《地藏经》讲。所以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,要好好地坚信因果,忏悔无始劫以来的罪孽,观照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,管住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,然后发菩提心,永不退转。

广播讲座视频66完整原文

观想自己的心要无念

要懂得观想,观想自己的心要无念,没有念头,连这个无念都不想,就是正念。无念是很难做到的,但是有时用自己心中的无念来观想也是一个方法。比方说,你脑子里看见这个事情,你马上去想:“正好看见这个事情,我就在想这个事情。”实际上,你就是已经有念了。如果你用无念去想,就是:“不行,我不要去想,忘掉。”这个是无念的一种,是强迫性的无念。真正的自然无念就是自己连想都不想,但是很难做到。很多人被别人偷了一个皮包,动不动就想到,一想到就生气,实际上他就是有念。如果一想到皮包被别人偷去了,你马上不要去想,你就忘记了。过一会儿又想起来了,再告诉自己不要去想,你又忘记了。那你一天坚持下来,两天坚持下来,你只不过动了几个念头,不是在“念”了,那就不一样,很快地一个星期过去了,这个事情就结束了。

讲述于观音堂2021-01-04完整原文

学佛人要常常地观想自己无念

也就是说不要再去想很多事情:观想自己脑子是空的,什么念头都没有;观想自己千万千万不要有对人间的一些嗔恨和嫉妒、还有贪念。观想实际上是锻炼自己的意念。什么叫观想?就是想一想自己的念头对不对。经常想,你的念头就不会错。如果你经常去触及某一个人的死角,你这个人就会想不通,就会自杀。你们知道人的灵魂当中,有一个死角么?这个死角就是你想不通啊。师父给大家举个例子,有一个老人家过去脾气倔的不得了,如果他不学佛的话,谁都不敢去碰他的死角。如果经常去碰他的死角,他就会想不开,他就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。他有一天他会耍无赖地在地板上“你们要是再来劝我,再来跟我说,我就死给你们看”。这就是死角。所以学佛人不能生气,不能想不开,要学会忍受,要忍受所有这个世界对你的一切,那就叫随缘呐

【BH佛法】140522 完整原文

心中无念常自在

佛法也有遗憾的方面,没有佛缘的人,佛法也救度不了。佛法好比是一面墙,它帮你挡着灾、挡着难,但是你要站在墙的后面,你要扶着墙走路才行。很多人对佛法理解不深,自己扶着墙,最后还会跌倒。我们人在人间非常痛苦,流落飘离,一会在那里,一会在这里,自己还觉得很开心呢。飘离分身体上的飘离和精神上的飘离,在人间,我们就是因为观想得太多,观想了太多不该观想的事情,我们的心才会烦恼不断。师父希望大家修出六道,一世修成,了却生死,悟出人间的真谛,然后能够修出佛的境界来。渐渐地开始修,慢慢地悟,如果你能圆悟圆见,也就是说,完全想通了,完全明白了,那你就能见到真正的佛。 师父告诉你们,要经常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,每天要观想佛,要感恩佛给你的智慧:“感恩菩萨,您给了我们很多的智慧,使我们知道平安是福,使我们身处世俗的尘埃当中,我们没有入污泥而被染着。”你们天天这么在世俗的红尘中追逐名利,是很容易被染着的,有多少人为名为利、贪欲十足,最后违法犯罪,被抓进牢房。

讲述于观音堂 2020-04-29完整原文

记忆加深
请结合以上完整开示学习本部分内容

自测题及答案



参考答案 1. 除BC全选 2. 全选

以上内容整理、排版、视听资料处理等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和护法菩萨原谅!请各位师兄原谅!

【点下图】

安装APP苹果|离线|安卓


>>>诚邀您的参加《初学共修》<<<
点击上方文字进入

學佛改變命運
歡迎師兄們參加
现成提问互动辅导
欢迎您邀请身边有需要的朋友进来旁听,
也许正是她/他人生的转折
 请扫码进入群等待后续通知
是什么吸引了千万信众紧紧跟随
我们期待您的到来,给您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
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
感恩观世音菩萨摩诃萨
感恩恩师!



保存本页二维码
扫码进入

上一篇: 【第155期】恩师圣诞专辑/六度|禅定44

下一篇: 每周日晚更新

资料大全 >参加方式 >防失联APP >
听课件合集>《共修》合集 >




  • 返回
  • 目录